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精神及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贺信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机械工程学院近期精心组织开展了多维度、全覆盖的系列宣讲活动,推动致信精神落地生根、入脑入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成长与发展,先后两次致信为青年指明方向:7 月 2 日,在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青年大有可为”,号召广大青年 “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7 月 29 日,在向世界青年和平大会致信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 “和平的未来寄托在青年身上”,殷切希望各国青年成为 “和平理念的倡导者、和平发展的行动者”。两次重要致信,既是对青年一代的深情关怀,更是对青年担当时代责任的有力动员。
为让回信精神精准传递至每一位青年,学院分层分类开展宣讲,确保宣讲既有高度又接地气。
干部带头学,筑牢思想根基
9 月 24 日,学院团委书记赵梦茁在机械楼 304 室率先面向各级学生干部开展专题宣讲。宣讲中,赵梦茁结合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学生专业特点与成长实际,系统解读两次致信的核心要义与深刻内涵,通过列举青年工程师投身国家重大装备研发、学生团队参与国际公益项目等生动案例,辅以高校青年贡献度相关详实数据,清晰阐释了青年在 “推动国家发展” 与 “维护世界和平” 中的双重责任。她特别强调,学生干部作为青年群体的 “领头雁”,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既要自身吃透致信精神,更要主动担当 “宣传员”,将精神要义传递给身边每一位同学,形成 “一人带一群、一群带一片” 的学习效应。

同伴互助学,激发青春共鸣
9 月 25 日,学院组织学生干部宣讲团走进各年级晚自习教室,开展 “面对面” 互动宣讲。宣讲员们摒弃 “照本宣科”,以同龄人视角分享自身学习致信精神的感悟,用 “课堂学习如何对标‘强本领’”“社团活动怎样践行‘传和平’” 等贴近日常的话题,引导同学们思考 “青年该如何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现场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 “专业学习与家国情怀的结合点”“大学生参与和平理念传播的方式” 等问题积极发言,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致信精神的理解,营造出 “主动学、愿意讲、真心信” 的浓厚氛围。

班级深入学,推动全员覆盖
各班级以团支部为单位,由团支书牵头组织主题学习活动。通过 “小组讨论析内涵”“主题演讲谈感悟”“案例分享话担当” 等多样化形式,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学习的主角。有的班级结合机械专业特色,讨论 “如何以过硬技术助力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有的班级聚焦和平理念传播,策划 “校园和平主题微宣讲” 实践方案,真正让致信精神从 “理论学习” 转化为 “行动思考”,确保学习无死角、全覆盖。
走出校园学,延伸宣讲半径
9 月 26 日,学院团委学生会实践部主动将宣讲阵地延伸至社区,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周边社区开展公益宣讲。志愿者们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经历,用 “拉家常” 式的通俗语言,向社区居民解读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精神的重要意义,重点分享了当代大学生在科技创新、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实践案例,让居民们直观感受到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居民们认真聆听、频频点头,纷纷表示 “看到年轻人有理想、有担当,特别欣慰,也对国家未来更有信心”,现场形成了 “青年传精神、社区共共鸣” 的良好氛围。

此次系列宣讲活动,不仅让机械工程学院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致信的精神实质,更进一步凝聚了青春力量。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回信精神为行动指引,在专业学习中锤炼过硬本领,在实践活动中传播和平理念,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成为 “可堪大用、能担重任” 的新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撰稿人:刘佳慧 赵梦茁 校稿人:马喜龙 审稿人:任建民/陈宏霞 等摄)